报名入口

活动资讯活动详情

2018年武汉市教育云“三优”评选活动方案

  • 浏览量:248
  • 发布人:武汉教育局
  • 发布时间:2018-04-19 10:21:52


一、活动目的

为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部署,推动我市教育云规模化、常态化、生态化应用,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深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武汉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根据《2018年武汉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方案》工作安排,决定开展2018年武汉教育云优秀课例、优秀空间、优秀资源(以下简称“三优”)评选活动。

二、参评对象

1.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

2.全市各级教学教研人员、管理人员。

三、参评要求

1.优秀课例必须是基于武汉教育云平台或武汉教育云教学工具(教学助手、互动课堂、家校帮等)进行教学的课例。

2.优秀空间必须是武汉教育云平台上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3.优秀资源必须是基于武汉教育云工具开发的教学资源。

四、活动时间

2018年4月—10月。

五、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武汉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技术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六、评选项目

1.武汉教育云优秀课例评选

评选依托武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运用平台各项教学工具、学习工具,所实施的优秀智慧课堂课例。作品包括完整的教学实录, 以及同步上传的配套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导学案、课件、课堂检测、课后作业等)。

2.武汉教育云优秀空间评选

评选依托武汉教育云平台建设的优秀个人空间。

3.武汉教育云优秀资源评选

评选基于教育云平台制作的课件和微课。

各项目分设:幼儿园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4个组别。

七、活动流程

(一)初赛阶段(4月-8月)

1、活动宣传(时间:2018年4月25日-6月30日)

根据局方需求,下发活动通知,根据需求进行相关培训,各学校、教师开始准备参赛作品的内容建设。

2、内容建设(时间:2018年4月25日-6月30日)

(1)“优秀课例”

参评教师根据武汉教育云优秀课例的评价标准,制作优秀课例参评作品。

(2)“优秀空间”

参评教师根据武汉教育云优秀空间的评价标准,建设空间。

(3)“优秀资源”

参评教师根据武汉教育云优秀资源的评价标准,制作参评作品。

3、报名上传(时间:2018年5月1日-6月30日)

(1)教师在武汉教育云平台首页选择“三优”活动专题页面,点击拟参评项目的“我要参赛”按钮,取得该项目的参评权。平台自动记录参评数据及提供便捷化参评操作。

(2)报名参与项目评选的教师,在活动页面报名成功后,平台即可根据该教师学科、学段等基本信息,将教师直接纳入对应区级的“课程社区”。

(3)每个教师可同时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所有参评项目。

4、区级作品初审(时间:2018年5月1日-6月30日)

    区级教师提交参评作品后,区级管理员进行作品初选,遴选出不符合规范的作品,通过初审的有效作品将在武汉教育云活动“作品展示”栏目进行展评。

5、区级评选(时间:2018年7月1日-8月25日)

初赛阶段以区为单位组织开展。8月25日前,各区教研室、电教馆负责通过活动频道“评审管理”开展区级评选,区级评委评分之后,区级活动管理员按分配名额推送区级优秀作品进入市级决赛,市直属单位按分配名额推送。

(二) 决赛阶段(9月—10月)

市教科院组织教育信息化专家和教研员对各区上报的参评作品进行评审,评出市级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同时评选出优秀组织单位。

(三)展示阶段(11月—12月)

获奖名单由评审组及主办方确认后,将在活动频道“结果公示页面”对获奖机构及个人由武汉市教育局颁发活动表彰。同时将从各类一等奖作品中,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线下和线上展示。

八、名额分配

各区各类作品推荐决赛分配表                                                                                                

 

区属

 
 

作品数量

 
 

区属

 
 

作品数量

 
 

优秀

 

课例

 
 

优秀

 

空间

 
 

优秀

 

资源

 
 

优秀

 

课例

 
 

优秀

 

空间

 
 

优秀

 

资源

 
 

江岸

 
 

22

 
 

90

 
 

55

 
 

黄陂

 
 

15

 
 

50

 
 

50

 
 

江汉

 
 

22

 
 

90

 
 

55

 
 

新洲

 
 

15

 
 

50

 
 

50

 
 

 
 

20

 
 

75

 
 

55

 
 

东湖高新区

 
 

15

 
 

50

 
 

50

 
 

武昌

 
 

22

 
 

90

 
 

55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

 
 

15

 
 

50

 
 

48

 
 

汉阳

 
 

20

 
 

75

 
 

55

 
 

东湖风景区

 
 

4

 
 

25

 
 

12

 
 

青山(化工)

 
 

20

 
 

90

 
 

55

 
 

市直属单位

 
 

8

 
 

40

 
 

35

 
 

洪山

 
 

20

 
 

75

 
 

50

 




 

东西湖

 
 

12

 
 

50

 
 

42

 




 

蔡甸

 
 

12

 
 

50

 
 

42

 




 

江夏

 
 

12

 
 

50

 
 

42

 
 

合计

 
 

250

 
 

1000

 
 

750

  


九、
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各区教育局要站在促进教育信息化常态化应用的高度,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推动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本区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常态。

2.抓好落实。各区教育局要将此项工作列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将教师、学校参与评选活动和获奖情况与评先评优挂钩,建立督查考核机制,督促各校将工作落实到位。市教育局将定期通报各区工作进展情况。

联系人: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马涛,65608452;市教科院李立新,85661126。

技术服务:武汉教育云客服QQ群:160188580;武汉教育云客服电话:400-180-1818。

附件:2018年武汉教育云“三优”作品评价标准

 

                                                                                          武汉市教育局

                                                                                                                  2018年4月

 

附件:

2018年武汉教育云“三优”作品评价标准

一、优秀课例                                      

 

指标

 
 

分值

 
 

评价要素

 
 

教学

 

设计

 
 

30

 
 

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体现学科课程要求及学生认知特点。

 
 

正确理解和科学处理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容量适当,重难点清晰。

 
 

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科特点,教学步骤清晰明了,循序渐进。

 
 

教学方法预设恰当,媒体运用和资源引入理由充分,有可预见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

 
 

学生作业设计合理,针对性强,容量适当,作业形式活泼。

 
 

板书设计简明扼要,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

 

过程

 
 

40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师引导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创设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生态。

 
 

科学有序推进教学进程;课堂提问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针对性;学习资源引入运用恰当、有效,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能熟练运用多媒体、交互式和移动式教学设备以及网络平台等辅助手段,有效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

 
 

合理选择信息技术手段、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教学过程流畅;教学过程中多边互动丰富且有实效,教学生成性问题处置恰当。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精讲精练,学以致用。

 
 

教学

 

效果

 
 

20

 
 

达成预期教学目标,教学效率高。

 
 

学生体现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参与学习有广度和深度,有显性和隐性的学习收获。

 
 

有独到的学科思想和教学策略,有一定的个人特有的教学风格。

 
 

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关注度高。

 
 

视频

 

质量

 
 

10

 
 

声画质量好,教学镜头捕捉精准,课件等教学资源在视频中的显示清晰。

 

二、优秀空间

 

指标

 
 

分值

 
 

评价要素

 
 

布局设计

 
 

10

 
 

栏目板块设置分类合理,功能使用方便快捷。

 
 

页面导航清晰,颜色协调,简洁美观。

 
 

开设个性化栏目,符合教育教学需求,体现个人特色。

 
 

综合应用

 
 

40

 
 

网络备课教研活动内容丰富,记录完整,教研形式、途径和内容有创新。

 
 

利用空间开展多种教学活动,过程记录完整。

 
 

对学生进行在线指导答疑,在线作业、测试等学习评价活动,过程记录完整。

 
 

师生互动、家校互动信息丰富,记录完整,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应用效果

 
 

30

 
 

群体深度参与,备课授课、网络研修、在线教学、指导评价成效显著。

 
 

空间访问量大,更新及时,活跃度高,交流互动效果突出。

 
 

特色创新

 
 

20

 
 

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有一定创新。

 

 三、优秀资源

1.优秀课件

 

指标

 
 

分值

 
 

评价要素

 
 

内容

 

要求

 
 

教学设计

 
 

30

 
 

教学目标、对象明确,教学策略得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和帮助文档。

 
 

内容呈现

 
 

25

 
 

内容丰富、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选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

 
 

素材选用恰当,结构合理。

 
 

技术运用

 
 

25

 
 

运行流畅,操作简便、快捷,媒体播放可控。

 
 

导航方便合理,路径可选。

 
 

新技术运用有效。

 
 

创新与实用

 
 

20

 
 

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价值。

 


2
.优秀微课                        

 

指标

 
 

分值

 
 

评价要素

 
 

内容

 

要求

 
 

教学设计

 
 

25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选用恰当;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行为

 
 

25

 
 

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

 
 

25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与实用

 
 

25

 
 

形式新颖,趣味性和启发性强。

 
 

视频声画质量好。

 
 

实际教学应用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活动动态

  • 杨悦10-29 19:37

    武汉市江岸区新村小学

  • 王战军10-28 21:11

    武汉市江岸区黄陂路小学

  • 金晖10-28 20:22

    武汉市江岸区黄陂路小学

  • 杨燕10-28 13:39

    武汉市江岸区沈阳路小学

  • 汪雪威10-28 11:41

    武汉市育才越秀小学

  • 陈茜10-28 11:25

    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小学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